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庄闲和游戏(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灌溉机井涨价涨得很随意 这里农民浇地浇得好心疼

发布时间:2025-03-10 17:35:29    次浏览

今春以来,浑源县东坊城乡水磨疃村有不少村民向本报反映,称该村集体的36眼机井全部承包给了个人,另有35眼私人投资打的井,总共71眼机井,但因没有限价管理,村民浇地的水价逐年上涨,而且承包人想涨多少就涨多少。按照去年的行情,一亩地一年浇三次水,就得花费两三百元。村民希望政府部门能够重视此事,尽快出台方案,规范农村机井灌溉限价管理,制止农村机井灌溉乱收费、乱加价现象。村民说下雨就是向地里撒钱“这场雨下得太好了,不仅救了农田,也救了农民的命,这雨是在向大地撒钱啊!”7月21日,记者在水磨疃村采访时,村里的支部副书记麻天才高兴地说。前几天村民们还正为浇不浇地犯愁呢,“浇地成本投入太大,不浇收成又难保证。”老麻对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去年的行情,一亩玉米地毛收入1350元,光浇地钱就得花费300余元。去年的水价,3寸管的机井每小时36元—40元,4寸管机井每小时50元—60元,平均一亩地浇一次水就得100余元,一年共需浇三次水。老麻说,据他了解,距离他们村子东南3公里远的郭家庄村,4寸管机井每小时25元,付家坡村4寸管机井每小时30元。但该村村民耿小东对这场雨却并不乐观。他说,机井承包到个人手里,相关部门又没有限价管理,水价永远掌握在承包人手里。这次下雨帮村民们省了一次浇地钱,下次浇地时人家又涨价了。有些承包机井的人就曾放言,“水费我说了算,旱得厉害就涨价,没人浇我管不了,只要你想浇,就得按我的来。”记者在水磨疃村采访时,很多村民抱怨,农业机井大部分是国家惠农项目打下的,有扶贫办打的,有开发办打的,有发改委打的,但这些惠农项目农民得不到实惠,倒成了承包人经营获利的工具。地表水白流,私打井不止对于村民反映的农业机井灌溉水价高的问题,浑源县水务局曾于2015年做过专门调查。据该局分管副局长白瑜介绍,全县189眼机井,管护多数以个人承包方式进行。通过对全县189眼机井水价样表进行评估,该县农业灌溉机井现行水价参差不齐,县城西平川区每亩每小时均21元,坡区每亩每小时均25元;县城东平川区每亩每小时均35元,坡区每亩每小时均40元,远远高于成本水价。白瑜副局长对记者说,水价高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还加大了水资源的浪费。浑源县东南西北有四大灌区。这些灌区的水完全可以用于范围内农田的浇灌,但因涉及机井承包者的利益,即如果有农民使用灌区地表水浇地,再遇干旱,机井的水就不再给这些农田浇灌。因此,灌区的地表水就这样白白流走了。而地下水资源因为灌溉农田水价高,包机井挣钱快,很多私人也偷偷打井,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加快。实行水务一体化是最好的办法究竟如何才能规范全县农村机井灌溉限价管理?浑源县水务局方面接受采访时认为,实行水务一体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浑源县水务局是1998年由“水利局”更名而来,但并没有真正实现“水务一体化”。水务一体化即水务统管:对全县城乡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的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和统一监督管理水质、水量,统一对污水的排放与处理,统一进行水行政执法等。具体到农村机井灌溉,首先应对全县所有机井进行摸底登记并对其进行编号注册。制定《浑源县农业灌溉机井管理办法》。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确定产权,以国家投资建设的机井所有权按投资方向归收益村集体、农业合作社、协会、农业生产企业所有并管理。由集体、个人、企业实体、连股投资建设的机井,其所有权分别归集体、个人、企业实体、连股所有并管理。全县境内农业灌溉机井水价执行限价管理,灌溉限价成本构成应由电费、折旧费、维修费、人员工资、利润组成。原则上按水量计算即每立方米多少钱,以井为单位逐井核算,乡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后报物价部门审核批准执行。机井户实行水价公示制度,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农业用水价格标准执行,不得擅自提高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本报记者 刘俊卿